走進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施工現場,“150大會戰”的倒計時和奮戰標語四處可見,施工現場處處呈現一片繁忙景象:作業人員戴著安全帽正在緊張有序地澆注混凝土,運輸車輛川流不息、挖掘機左旋右轉、高空平臺車長臂揮舞,運渣車輛來回穿梭……
群眾文化活動館,作為文化中心項目三標段的主要施工任務,主要由群眾文化活動及群眾演藝兩部分功能組成,設置有2245座大型群眾演藝廣場、展廳及數字放映等。地下1層,地上4層,采用框架-剪力墻結構,局部采用型鋼混凝土梁、柱,屋面網架和外網采用鋼結構;看臺結構為同心圓多級階梯看臺結構,各級梁半徑4.5m至10.9m不等分,傳統現場實樣制模配板工藝對本工程來說難度及工作量成幾何數據增長,最小距地高度15.0m,屬于“三超”結構;群藝廣場觀眾廳層高25.6m,一層公共大廳高6.0米,二層候場大廳高19.6米,施工難度大。
自今年春天承建三標段建設任務以來,在“會戰150天,決勝千億華西”的號角下,項目部充分發揚“善建”精神和新時代“飛將軍”作風,肩負十二公司“一號工程”的使命和擔當,強部署、保投入、聚合力,營造“大干快上”的工作狀態,狠抓黃金施工期,攻堅克難,于10月20日迎來二號樓——群眾文化活動中心主體結構全面封頂。
用好“狠勁”趕進度
“150天大會戰”沖鋒號吹響以來,項目累計增加一線工作人員200余人,增加施工機械剪刀車3臺、高空作業車2臺,吊車2臺。項目員工無懼高溫、限電與疫情的干擾,迅速進入沖刺模式,搶抓節點工期、提升施工效率。項目主體結構及建筑部分完成100%;砌體及二次結構、鋼結構、室外總平、水電安裝及消防工程等各專業施工進度較大決戰之前速度提升近30%。
用好“韌勁”沖產值
項目部加強了搶工關鍵節點溝通協調,重新調整進度計劃,用強有力的施工措施和組織方法加快推進項目施工。各工種穿插施工,確保有工作面就有工人作業。為保證進度完成,項目部提出“三不”措施:“工地不休假、建設不停工、施工不斷檔”,即采取兩班倒模式,實行“5+2”管理、24小時不停工。所有項目部管理人員開足馬力,一線工人加班加點,焊接檁條、安裝鋼結構、砌筑二次結構;施工員堅守崗位,靠前指揮,做好現場協調;以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的“華西速度”,吹響沖刺搶工沖鋒號!自開展大會戰以來,共完成3219萬元產值,占項目總產值的14.5%,月度產值較150天大會戰開始前增加近20%。為全力以赴沖刺年度目標,預計今年還將完成產值8914萬元。
用好“巧勁”促生產
由于項目鋼結構外網分為A、B、C、D區,安裝高度約35m,為單層網殼結構,每層水平管相距5.1m,施工難度大,影響施工進度。一是創新性采用自制載人掛籠進行施工,解決了焊接耗時長,上下困難,成本高等問題。二是按照G4級精度全專業創建了BIM模型,利用云平臺結合移動終端讓BIM技術應用落地到施工一線。三是成立“青年突擊隊”,分別從技術、質量安全、施工生產等多方面進行突擊。突擊隊員團結一心,連續克服了高溫、限電和疫情防控等影響,項目還成為成都市首批“無疫工地”,為股份公司增加信用分貢獻了力量。
決勝“千億華西”的目標催人奮進,使命重任在肩。無論是在如火如荼的建設工地,還是在嚴肅認真的調度現場,都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天府新區省級文化中心善建者們在每一個細節上傾注的高度責任感和擔當,他們正用以“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創”的勇氣,為“千億華西”做出貢獻自己的力量!
文/趙影、王麗婭